6月20日,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的粮蔬现代农业园区高端智能温室大棚里,西瓜、甜瓜顺着碧绿藤蔓茁壮生长,丰收气息扑面而来。百里外,位于彭州市的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和新都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示范园内,无土栽培的番茄、辣椒鲜红欲滴,童年记忆里的茄果香气弥漫整个园区,同样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种采用无土栽培的“蔬菜工厂”,技术起源于欧美,而后在荷兰、日本等国家实现广泛生产应用。而这样先进的高科技大棚造价也“只高不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下称“省农科院园艺所”)设施蔬菜团队专家梁颖博士透露,四川多地引进的荷兰型温室,建设成本(大棚+内部设施)约2000元每平方米左右。
前期投入成本高,让不少种植户对于无土栽培“望而却步”,成为这一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在国内应用和推广的一道不可忽视的阻力。为了让前沿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梁颖和团队同事依托四川省蔬菜育种攻关和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2个长期项目,开始了无土栽培技术的“降价”研究。
梁颖从事蔬菜设施生产研究多年,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注意到,荷兰文洛式无土栽培设施价格昂贵,在国内难以推广。开展相关研究前,她和同事调研了川内另外的地方引进的荷兰文洛式温室大棚,发现其建设成本(包括大棚和内部设施)每平方米需要2000元左右。
要想减少相关成本,专家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砍掉”大棚里用不上的“多余设施”。在深入研究四川蔬菜产区天气特征情况后,专家优先选用“春提早”和“秋延后”的基质栽培模式,最大化利用西南地区不算富裕的光热条件。
设计温室大棚时,专家采用一种可开合的四面通风加顶通风设计——冬季保温,春夏高温高湿季节则能有效降温、通风、排湿。这样的设计不仅更符合四川盆地“春提早”设施栽培的环境要求,后期还能实现自然通风,无需额外的补光加温,降低了经营成本。
“采用塑料薄膜温室,配套简化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无土栽培系统,温室大棚加上内部设施成本降低了85%,约每平方米300元。”在彭州研究中心内,梁颖一边查看大棚情况一边说,其相较于一般无土栽培设施,这个棚的建设成本每平方米下降了1700元。
她接着算了一笔账,荷兰文洛式温室大棚在四川盆地应用于无土栽培长季节栽培番茄的经营成本为每公斤5.89元。而改良后的本土化简易设施无土栽培番茄,采用春提早和秋延后两茬种植模式,运营成本仅为每公斤1.67元。
在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团队专家、省农科院园艺所设施园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泽锦指着粮蔬现代农业园区介绍,2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修建电站形成的人工河滩,面积上千亩,土壤耕作层薄、石头多、肥力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老百姓都不愿意种植。
“然而,不少同事却看到了不同的前景,都觉得没有比这里更好的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田了。”张泽锦一番话虽然令人惊讶咋舌,细想之下却暗合逻辑——“原本就没有土,不正好适合搞无土栽培吗?”
在专家团队技术上的支持下,这片曾经的撂荒地、乱石滩上,建起占地6670平方米的高端智能温室大棚。没有生长土壤,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施肥机,将配制好的营养液通过导管“投喂”给番茄等蔬菜根部。
大棚综合运用智能化环控技术、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和熊蜂授粉、生物病虫害防治方法,让鲜食番茄的产量能达到每平方米25公斤,是普通温室大棚的2.5倍以上。无土生产环控策略,真正的完成了让荒滩变良田。省农科院常驻园区的技术人员何平感触很深:“在这儿种番茄可比以前在室外种番茄舒适多了。”
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设施蔬菜团队为全省9个地区提供设施无土栽培体系技术服务。在张泽锦看来,设施无土栽培体系可进一步实现模式化、智能化管理,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减轻环境污染,“应用空间还很大”。他希望能够通过团队的努力,让川内更多种植主体搭上设施无土栽培体系这趟“快车”。
上一篇:莆田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被查